何以笙箫默小说 > 大国院士 > 第七百五十八章:带着导师拿诺奖

第七百五十八章:带着导师拿诺奖

    (意外掉落的更新!惊不惊喜?咳.为大佬少了一只羊大佬加更1/2)

    对于威腾和德利涅的想法,徐川很清楚。

    他们觉得自己在强电统一理论中做出点贡献并不足以让自己并列一作。

    但在他看来,这份强电统一理论本就是他们一起完成的。

    无论是利用EW理论来推导出大统一节点的三个最重要参数,还是进而证明三种微观力在高质量粒子质量下实现了统一,实现了标准模型闭环。

    亦或者是在统一后构造拉格朗日量数值,以及引入了质量耦合常和确定有效质量对磁矩异常的真空期望值进行设定.

    可以说都是强电统一理论中相当重要的成果。

    这些成果帮助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提供了一定的灵感和想法。

    并列一作在徐川看来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只不过是贡献的大小而已。

    而且,他必须要考虑,这是否是在学术界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两位导师人生中绝无仅有的机会。

    没错,就是在人生剩余生涯中,绝无仅有拿到‘诺奖’的最后一次机会。

    强电统一理论只要被证实为真,那么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注定的。

    而无论是对于威腾还是德利涅来说,这大抵都是人生中最后一次最大可能接触诺奖的机会了。

    毕竟这两位教授的年龄,都已经七八十岁了。

    对于威腾来说,尽管他的弦理论如果被证实为真的话,诺奖是跑不掉的。

    但要想证实弦理论,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纪甚至是下个世纪能办到的事情。

    而对于德利涅来说,想要拿到诺奖的难度更大。

    毕竟他是一名纯粹的数学家,可以说几乎很少踏入其他的领域。

    要想靠数学研究拿到诺奖,除非像他一样将数学应用到天文物理等其他学科上才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错过了这次强电统一理论的机会,无论是威腾还是德利涅,此生拿到诺奖的希望只能说是无限渺茫了。

    对于这两位前世今生都毫无保留教导了自己物理数学知识的老人,以及在最关键的时候将自己对强电统一的研究成果送给他的导师,徐川必须要考虑这一点。

    至于CERN与米国的那些‘肮脏’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办公室中,徐川思索了一会后,起身朝着南大校长的行政办公室走去。

    大楼中,南大的校长谈绍元正在处理着手中的公务,看到徐川到来,他快速的站起身,脸上带着笑容,热情的欢迎道:

    “哟,稀客啊。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

    谈绍元笑呵呵的起身走向壁柜,从里面取出来一罐自己都舍不得喝的茶叶,准备泡茶。

    徐川笑了笑,道的:“主要是有两件事,想麻烦一下学校。”

    谈绍元笑着道:“徐院士尽管说,只要咱南大能帮得上忙的,那自然是义不容辞。”

    徐川也没拖拉,直接开口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强电统一理论的,需要开一场报告会,所以想问问学校这边方不方便。”

    “方便!绝对方便!这有什么不方便的!”

    徐川话音未落,谈绍元就快速的回道,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容。

    强电统一理论的报告会啊,这种级别的报告会,无论放到哪个学校,哪个国家,都会抢着办的。

    别说方便不方便什么的了,就是没有条件,也必须要创造条件,没有大礼堂,搭都必须要专门搭一个出来。

    要不是徐川这几天一直都有事,没来南大,他早就自己找过去了。

    毕竟这种向国际社会展示形象的会议,提升的不仅仅是高校学术影响力和荣誉,更是学校乃至整个金陵市,乃至整个省整个国家的政绩。

    这种级别的会议,没有一个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做出来最顶尖的成果,是不可能召开的。

    哪怕是政府组织的各种会议,哪怕是级别更高,规模更大的会议,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不可能超过它。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强电统一理论的报告会,影响力已经超过了物理学界中最重要的每两年一度的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了。

    毕竟国际高能物理大会虽然重要,也可以说是决定了理论物理学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的大会。

    但再怎么说,在强电统一理论这种理论物理学界最大的王冠面前,同样都不够资格看的。

    对于南大来说,即便是徐川不提,他们都会主动找上门抢着办。

    “那就麻烦校长了。”

    徐川伸手接过谈绍元递过来的清茶,笑着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这有什么麻烦的,我还巴不得这样的‘麻烦’多来几次呢。”

    谈绍元笑呵呵的说道,脸上满是幸福开心的笑容:“学术报告会的事情,交给南大保证没有任何的问题。”

    停顿了一下,他笑着看向徐川,继续问道:“那第二件事呢?徐院士。”

    徐川思忖了一会,开口道:“第二件事则是我想创办一家学术期刊,想了解一下学校在这边有没有什么看法或者说建议。”

    对于学术界而言,学术期刊是整个学术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创办一家学术期刊说简单其实很简单,按照法律规定的学术期刊创办要求来就成了。

    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学者来说,在国内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国家都百分百的会支持。

    甚至会主动的帮他张罗好各种前期准备工作。

    但要想做好一家学术期刊,做成权威期刊,却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创办学术期刊杂志社,尤其是TOP级的顶级期刊需要具备极高的专业性,包括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其次创办一家期刊需要大量的人脉,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比如审稿的邀请,尤其是顶级期刊的论文,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真正顶级的学者才有能力去针对性的完成审核。

    而这需要的人脉、积累等方面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尤其是在国内,以国内目前的学术环境来说,想要办法一家期刊更是难上加难.

    在2018年度由国家科协组织编写的《华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版》上有明确:

    华国优势学科的高水平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数据显示,2007—2016年国内的机构在SCI收录国人科技期刊发文数,仅占发表的SCI论文总数的9%;

    简单的来说,就是100份SCI期刊论文,仅有9份发表在了国内的SCI期刊上,剩下的91份都发表在了国外的SCI期刊上。

    这不仅仅是因为西方国家长久以来垄断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更和国内的学术环境,以及一些政策有关系。

    其实原本华国本应该是有顶级期刊的,或者说有办好顶级刊物的能力。

    在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的时候,在相当一部分现今的博导硕导还是博士后和青年教师的时候,好的中文期刊比如一级学报的总体质量是较高的。

    因为那个时候高校还没有开始扩招,科研人员相对较少,硕士毕业还能在高校找到教职,发很多文章也不是晋升的必要要求。

    在那个时候,国内的顶级刊物很重视文章的评价,是高标准且有原则的。

    但到了后来,高校扩招,硕士扩招,博士扩招。在期刊上发文变成了学生毕业、教师晋升、年终评奖的必要条件。

    投稿与发稿做成了一门生意,而且核心期刊永远不愁没有稿源,卖方市场是永恒不变的。

    在人情社会和根深蒂固等观念下,毫无疑问期刊方对作者和文章实行“双标”。

    帽子人才直接邀稿,教授投稿优先,有国家基金支持的优先,硕士一作的稿件不收,二本院校讲师的稿子也不收。

    以至于后面在引入SCI评价体系后,广受国内广受高校和学者欢迎,也给华国科学界带来了强烈震动和深远影响。

    这不仅仅是因为SCI是英文的显得高大上国际化,而是国外的同行评议、双盲评审,相对而言会更公平更透明,是一位专心做学术的人所需要的。

    国内的期刊,老实说很大一部分已经烂到骨子里了。

    而对于学术界而言,顶级期刊就代表着权威,代表着影响力,也代表着毕业、晋升评奖的必要条件。

    当然,在基础学科领域,西方国家掌控主流的发展也是原因之一。

    几乎绝大部分的顶级论文都默认使用英文,这代表着学术界前沿的理论和科技,如果你不适应英文的话,那么必然会落后。

    种种原因加起来,国内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件很‘摆烂’的事情。

    尽管上面也一直都在努力,但对于国内的学术界而言,始终没有一家顶级的期刊是所有人的遗憾。

    PS:晚上还有一更,月底了,求个月票!

    另外,八尾统计了一下之前一些大佬们零碎的打赏,准备一点点的加更,不过因为时间跨度比较大,可能会有一些统计不到的,抱歉了,届时没有统计到的我统一加更一些。

    (づ ̄3 ̄)づ╭~

    

    http://www.yetianlian.net/yt94914/418734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